互联网司法、电子诉讼成趋势,看2020年两会最高法工作报告极简版
2020-05-28

互联网司法、电子诉讼成趋势,看2020两会最高法工作报告极简版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诸多与电子签名相关的数据和政策。

《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发挥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试验田”作用,推广“网上案件网上审理”。全面推广“中国移动微法院”,推动电子诉讼服务向移动端发展。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司法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建成全国统一司法区块链平台,创新在线存证方式,在执行中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提高执行规范化水平。

2020年疫情期间,远程立案、网上审批、智慧执行成为案件处理的主要形式。仅23日至430日,全国法院网上立案136万件、开庭25万次、调解59万次,电子送达446万次,网络查控266万件,司法网拍成交额639亿元,执行到位金额2045亿元,司法流程逐步实现线上化。如辽宁某人民法院,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所有流程依法有序进行,庭审结束后,对书记员同步记录的庭审笔录由法官、书记员签名后拍照至微信群聊,双方当事人进行确认。整个过程通过软件进行了录屏,并刻盘存卷。

互联网司法.jpg

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也在2020年上线金融云端审判系统,该系统可以将电子合同、履行情况、催收情况在内的交易数据同步存储于区块链上,实现金融交易数据实时存证、在线举证、在线质证。一旦发生纠纷,交易数据即可通过区块链进行校验后提交法院,确保交易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链上”审判更智能高效,实现当事人自助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开庭、在线调解、智能生成裁判文书等功能,全方位打造金融案件从立案到判决全流程“链上”办理新模式。

可以说,深化司法体制和智慧法院的建设,不断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是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的重点工作。下附2020年最高法工作报告极简版

附录:

2020年最高法工作报告极简版

2019年主要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审结案件3.4万件,地方各级法院审结、执结2902.2万件。

依法审理孙小果案、杜少平操场埋尸案,坚决扫黑除恶“打伞破网”。

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5万件,积极配合境外追逃追赃。

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暴力伤医犯罪,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犯罪。

坚持有错必纠、罪刑法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出台公司法、破产法司法解释。

坚持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

坚持以发展眼光看待处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过去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依法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

废除司法解释中一切对民营企业的不平等规定。

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积极适用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保护中小金融投资者合法权益。

发挥破产制度作用,让482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走出困境,帮助10.8万名员工保住就业岗位。

依法妥善审理涉新交易新模式新业态案件,严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制定外商投资法司法解释,出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意见。

严惩侮辱国旗国徽国歌犯罪,旗帜鲜明捍卫英烈荣光。

依法审理民生领域案件,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加大反家暴力度。

依法严惩侵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加强校园欺凌预防处置。

对发生在公共空间案件的审理,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

坚持从源头预防和解决纠纷。

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诉讼服务。

全国中基层法院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

人民法庭立足城乡基层化解纠纷。

巩固拓展综合治理执行难格局,健全长效机制。

强化善意执行、文明执行。

集中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执行专项行动。

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

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

全面推广“中国移动微法院”。

建成全国司法区块链平台。

裁判文书公开、审判流程公开、庭审公开让公平正义经得起围观。

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

自觉接受监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法院严惩各类涉疫犯罪,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运用网上立案、网上审判、智慧执行及时定分止争。


热文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