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泰州海陵一外卖骑手点火自伤事件持续引发关注。
“我连命都不要了,无所谓,我要我的血汗钱。”
——绝望无助的45岁外卖员刘师傅在被救起后如此表示抗议。
作为饿了么骑手,刘师傅在做出极端行为之前一直讨薪未果。如今,为了5000余元的月薪,躺在ICU内的刘师傅后续治疗需要花费超百万元。这么一起事件,任谁看了都会痛心不已。而引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据了解,2019年10月,刘师傅在某平台注册了118115号工作室,并与平台所属公司签订《项目转包协议》,承揽“饿了么”配送业务。2020年12月上旬,刘师傅因合同约定的配送服务费结算与公司产生矛盾,双方多次协商未果。2020年1月,刘师傅将汽油倒在身上,与相关负责人交涉后,自己点燃衣物冲出店外,即被周边群众将火扑灭,并立即送医救治。
在后续的报道中,饿了么相关负责人也立即采取行动,协助医院救治恢复伤者,陪护家属。并表示饿了么严禁合作机构以任何理由拖欠骑手配送费用,已对相关合作商启动调查,并等待警方调查结果,一旦查实,顶格处罚。饿了么表示,已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升级行动。
外卖骑手与饿了么合作机构发生劳动纠纷,饿了么平台却也不能置之不理。目前,饿了么平台对骑手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隶属于配送平台的全职骑手“专送”模式,一种是通过平台自行注册的兼职骑手。前者一般没有劳动关系的分歧,而后者与平台的劳动关系则存在争议。从司法实践来看,多起法院判决中,饿了么与骑手不存劳动关系。
那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指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但如今,大多数骑手每天通过手机软件登录平台点击上下班,并通过网络平台接单、取单、送单,主要工作虽为送餐服务,却无需到指定公司办公场所上下班;对骑手安全教育、服务态度标准等要求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章制度;骑手自带交通工具,相关公司按单支付提成,送餐任务可由骑手本人自行完成,亦可交由他人代为完成;报酬根据送餐数量的多少确定。可见,平台与骑手之间不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
虽然,饿了么平台与骑手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从当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对于外卖员提出的工伤赔偿、薪酬垫付、加班费等的诉求,平台可以拒绝。
但是,公司大,责任也就越大。众包灵活用工模式陷入困境,却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2020年以来,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让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工厂职员被优化,也让更多的人成为骑手、快递员、滴滴司机中的一员。
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在疫情期间的两个月内,全国美团外卖员新增了 58 万人,而且上涨的趋势还在继续。研究机构统计,现在中国的外卖员、快递员从业总人数竟然高达 1000 万人,其中包括兼职人员。
脱离公司的众包人员们,自主购买意外保险的概率很低,没有成熟的社会医疗保障机制,基本就是在“裸奔”。
以外卖员快递员为代表的的众包灵活用工模式,实践至今,外延问题远比想象复杂,即使劳动关系已经明确,公司从商誉的角度出发,也不想落得欺凌打工人的恶名,所以大多会以设立抚恤金,或者购买商业意外保险的形式,来支出相关的费用。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异军突起,网络平台的用工更灵活、复杂,大多数情况下,一旦出现纠纷,无论是平台企业还是从业者的责任都很难界定。根据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的相关判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判决的关键依据在于对劳动关系的认定,而认定是否有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之一就是看双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但这一证据在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
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后是否就一定有效力?
如今,许多平台的劳动合同都是制式的,下载下来,通过手机输入骑手的姓名和手机号就行了。很多人嫌麻烦,不签;也有的人签了后,在发生法律纠纷时,因合同无效,仍然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0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人社厅函〔2020〕33号),认可了电子劳动合同这一形式,但是要求“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用人单位应保证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递、储存等满足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确保其完整、准确、不被篡改。
放心签电子合同专业团队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通过实名认证、权威机构颁发的CA证书和时间戳固化等技术保证每一份合同的真实有效性。利用国际先进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区块链存储技术,有效保护电子合同的安全性,防止电子合同被窃取或修改后再次冒充覆盖。除此之外,放心签与国家互联网法院、国家公证处合作,进行第三方存储,再次确保合同安全和可追溯性。
即便使用放心签电子合同之后出现法律纠纷,也可以向放心签提出举证申请。另外,放心签电子合同也支持在线申请出证。为便于用户在线仲裁,降低用户维权周期和成本,放心签电子合同还联合知名律师团队,提供丰富的法律服务,包括法律咨询、证据报告、公证书、司法鉴定、仲裁申请等,为每一份电子合同保驾护航。
灵活用工平台未来发展存在较大潜力,签好劳动合同,科学管理,保障好各方权益,才能不至于陷入困局,实现更高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