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高青县全域推行电子劳动合同
2021-09-23

电子劳动合同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合同和文件签署场景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电子劳动合同全面代替纸质合同成为必然趋势。


对此,高青县决心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利用信息化手段,数字赋能企业用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利企便民促发展。


电子合同2(1).jpg


2021年4月,高青县在6家企业推开试点,并于5月和6月连续两次召开“全县电子劳动合同培训会议”,分别将试点范围扩大至50人以上企业和10人以上企业。


工作启动之初,高青县签订电子劳动合同数量为470分,短短2个月时间,截至目前,已签订电子劳动合同数量达到了16332份。


“高青县在全域开展电子劳动合同的工作上走在了全省前列。”高青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波介绍,高青县不仅是山东省首个县域内全面推行电子劳动合同的区县,且已实行电子劳动合同的企业占比高达70%以上,在山东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据介绍,高青县人社局秉持“有解思维”,带着“全”“快”“新”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成立由劳动关系科、社保中心、就业人才中心等科室组成的统一的领导小组,强化协同联动,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合力推进工作落实。同时为帮扶企业快速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应用,高青县人社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服务专员队伍,负责与企业“点对点”挂包指导,对电子劳动合同推进较慢的企业派遣专人上门指导服务。


对企业而言,签订纸质合同流程较为繁琐,且工程建设项目招用农民工数量多,需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而对农民工来说,纸质合同不仅不易保存,且文件数量繁多,签订纸质劳动合同极易出现错漏和丢失等现象。推行电子劳动合同,不仅能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还能方便农民工保存数据进行维权,更可以提升主管部门的监管信息化水平,提升工作质效。


“民工维权有数据,企业管理提效率,政府监管有依据。这就是我们高青县全域推行电子劳动合同的预期目标。”王波说。


王波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全域电子劳动合同应用试点工作,在省、市的正确指导下,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强推广应用,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企业用工管理与部门监管协同机制,推动劳动关系管理、根治欠薪等工作朝信息化方向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更多有益探索。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