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约技术助力山东多地提高政务效率
2022-05-26

  近日,山东省许多地方政府纷纷赞扬电子劳动合同、电子签约技术,在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上提供了很大帮助,做到了便企惠民。

  一、山东青岛

  近年来,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加强了电子许可证和电子印章的推广和应用,以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例如,为了促进企业在业务处理过程中降低成本,青岛为全市新成立的企业提供了一套四枚免费的印章。同时,率先实现全省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的同步,免费发放,成立了“青易办”电子签约中心。将自然人电子签名与企业法人电子签名整合在同一程序中,并率先应用于企业注册领域,实现全过程数字化、无纸化办理,有效防范“萝卜章”和假合同风险。

  今年4月,青岛市行政审批局打破了登记区域管辖限制,实施了全市分支机构登记集中处理改革,实现了全市4万多家国内市场主体分支机构的登记业务,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山东淄博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近日表示:电子劳动合同多场景应用,有助于优化“互联网+人社”服务。

  临淄区实现了电子劳动合同的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已有3308家企业签订了95453份电子劳动合同,电子劳动合同数量居全市第一。

  下一步,临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的应用场景,积极与民政、教育、公积金等政府领域共享电子劳动合同数据,努力打破数据障碍,利用数字手段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实现“互联网+人社”服务的再优化。

  三、山东聊城

  临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聊城市省级试点单位,率先全面实施电子劳动合同。企业和员工可以在线完成文件的签署,无需来回奔波。

  与传统的纸质劳动合同相比,电子劳动合同具有明显的优势:简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管理方便、传输方便、安全合规等,进一步保护企业和工人的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临清市已有36家企业采集电子签章,43家企业开通电子劳动合同功能,发放了约2300份电子劳动合同,与职工签订了800多份电子劳动合同,进一步丰富了“互联网+人社”的应用场景,优化了劳动用工管理模式。

  下一步,临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积极探索电子劳动合同在政府服务事项中的应用,实现电子劳动合同与就业、社会保障、退休、工伤识别等事项的无缝对接,促进各部门电子劳动合同数据的共享和流动,为便企惠民服务“再提速”。

  今年以来,阳谷县行政审批局通过整合利用各种政府资源和技术手段,不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推出智能审批应用,精心打造高效、智能、不见面的新型政府服务模式。

  例如,通过“智能无感审批”+“电子签章”的方式,实现用户空间“云端发证”,加快电子证照审批和发放过程,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

  目前,阳谷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已办理智能审批事项和电子签名426个。下一步,将继续丰富智能审批的应用场景,完善运行机制,让企业享受智能服务。

  随着“放管道”改革的深化,作为提升政府业务质量和效率的武器,电子签名应用被不断提及,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子签证类应用将继续深化政府工作,加快各类政府业务的办理效率。


热文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