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不备案可以上社保吗?
2024-01-04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保障,而社保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那么,劳动合同不备案是否会影响社保缴纳呢?其实并不会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劳动合同备案的重要性

    劳动合同备案是指将劳动合同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登记备案的行为。劳动合同备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以及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等福利。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对于劳动合同的备案,主要是基于对劳动力就业的统计。《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人社部令第23号令)第六十二条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招用的,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和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应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备案,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后,应当与录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登记手续;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与15日内办理登记手续。

    二、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规定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人社部令第20号)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在规定期限内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缴费申报,申报事项包括:职工名册及职工缴费情况”;第五条“职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为申报。代职工申报的事项包括:职工姓名、社会保障号码、用工类型、联系地址、代扣代缴明细等”。用人单位进行社会保险缴费申报,并不需要提交书面经过备案的劳动合同。同时社保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保申报手续,又有着严格的时间要求。

    三、如何解决劳动合同不备案的问题

    1.用人单位主动备案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自觉履行劳动合同备案义务,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备案手续。只有完成备案手续,才能保障劳动者的社保权益。

    2.劳动者维权意识提高

    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遇到问题时积极维权。一旦发现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劳动合同备案手续,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醒:在阳光政务、电子社保愈加普遍的背景下,用人单位缴费申报将更多的通过网络进行,不断的优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降低业务办理门槛,逐步的取消一些原先需要提供纸质类书面辅证材料的相关规定。无论从目前的法律要求,还是从实践的发展方向,进行社会保险缴费申报,并不需要提供经过备案的书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社保网与就业网上交换信息实现及时办理相关业务)。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劳动合同管理部门不予以备案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且可以先为职工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