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电子合同是真实有效的?
2024-03-0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在我们未能察觉到的时候,电子合同就已经占领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当我们日常注册网站、购买商品时,一份份的电子合同就已经在无意间签署完成,而在我们租房、线下购买商品或服务、签订劳动合同、开展贸易等过程中,也已经逐步开始签订电子合同。那么什么样的电子合同是真实有效的?

    相比于纸质合同,电子合同的具体签署过程并不为大众所了解,对于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往往也很难判断。相比于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发送电子文本后进行确认的签署方式,大量的电子合同则是通过调用当事人的电子签名进行签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的真实可靠则是电子合同成立与否的核心要件,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电子签名才是可靠的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可靠电子签名的四要素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仅仅通过上述规定,一般公众也很难对于一份电子合同上载明的电子签名是否真实有效进行准确判断,但事实上对于上述4个要点的认定,是可以由经过批准的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机构进行认证的。

    我们在签署电子合同的时候,首先应当具备一个“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在进行合同签署时,便是调用该“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予以签订。“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往往被称为数字证书,可靠的数字证书应当由国家批准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颁发。

    通常而言,当我们在注册app或网站账号时,该APP或网站则可能对接到某一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系统当中,因网络实名制要求,我们一旦进行实名认证则会自动申请由该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此后我们在该平台进行签约,则会调用该数字证书进行签订,以证明签署人的真实身份情况,且该数字证书只能一人一证,不能重复发放。由此符合《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第1项规定。

    当我们已经具有专有的数字证书后,对于一份电子合同上的电子签名是否由本人签署还不能直接认定,我们并不能排除账号被他人盗用的情况。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还可以对签名过程进行意愿性验证,即我们通常会在签名时输入手机验证码或进行人脸识别,以确保电子签名的是由签署人本人进行操作的。由此符合《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第2项规定。

    合同签署完成后,电子签名的过程以及生成的电子合同文本将被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所保存,根据《电子签名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妥善保存与认证相关的信息,信息保存期限至少为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失效后五年。在此期间,签名者可向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申请出具认证报告,以确认电子签名的真实可靠以及数据文本的完整性。由此符合《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第3、4项规定。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电子合同签署时,应当选择与经批准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合作的正规平台,并注意合同签署时是否收到验证码或进行人脸识别,发生争议过后,可向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申请出具电子认证报告,以保障该电子合同签署过程真实有效。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