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互联网安全与治理论坛”在杭举行
2016-05-13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如何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民之所盼。5月12日,主题为“规范网络秩序、保护信息安全”全国互联网安全与治理论坛美丽的杭州千岛湖畔盛大开幕。本次论坛由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和浙江省、杭州市公安部门指导开展。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爆炸式传播的各类信息和无孔不入的电脑病毒,却给人一种互联网不那么安全的感觉。如何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之中,规范网络秩序、保护信息安全?本次论坛上,来自全国公安部门的网警、行业专家和各大网站负责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和治理领域的焦点话题、前沿理念和发展方向。

一场及时的英雄大会

六成信息遭泄露,维护网络安全刻不容缓

2015年,63.4%的人在进行网上活动时信息遭到泄露。因为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经济总损失为805亿元,分摊到每位网民约有124元。开讲“大数据互联时代的个人数据保护”时,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黄道丽给出了一组令人有些震撼的数据,立即引发了全场的关注,一种维护网络安全的紧迫感油然而生。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了资源、资本和财富。同时,大数据内部之间都是关联的。因此,数据到了一定规模,就不是个人隐私问题,而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问题。

聊起网络安全的话题,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总工程师蔡林举了一个网络通讯诈骗的例子。他表示,目前犯罪分子的诈骗呈日益精准的趋势,诈骗剧本甚至可以“因人而异、量身定制”。这是因为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得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准确和全面,反映出当下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严重。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建民提供了另一组数据,就能证实个人信息保护的迫切性:“手机正面临恶意代码、篡改、钓鱼、广告植入等多种病毒感染的威胁。截至2015年底的监测数据显示,移动终端病毒感染率高达50.46%陈建民说,而2013年的移动终端病毒感染率只有26.3%2014年升至31.5%

一次高效的头脑风暴

  大咖齐聚出高招,与“黑客”斗智斗勇

  面对时时受到威胁的网络空间,各位与会嘉宾纷纷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抛出了一个个金点子。陈建民介绍,为应对移动互联网的乱象,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联合相关单位,组建国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中心,利用大数据的相似性分析,从LOGO、代码结构等方面实现对恶意应用的预警和搜寻。如果发现一个恶意应用,依托大数据平台就可以顺藤摸瓜,比如发现该恶意应用还在哪里作恶、制造者还投放了哪些应用、这些应用是否也违法等。

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为网络安全和治理“兜底”。据黄道丽介绍,公安部制定的《信息安全技术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保护基本要求》于今年11日正式实施,对即时通信、微博客、博客、论坛、聊天室、社区、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提出了落实互联网安全保护的要求,比如必须采用加密方式保存用户密码等重要信息,防止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窃取信息,降低个人电子信息泄露风险。如果提供者执行不到位,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

一份郑重的集体承诺

嘉宾携手发倡议,共筑网络空间安全

作为本次论坛的一大“重头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浙报传媒和腾讯、网易、百度、阿里、新浪、新浪微博、搜狐、360、网盛生意宝联合发出了“构筑网络空间安全”的倡议共同创建良好网络空间秩序,努力营造健康纯净网络空间环境;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道德底线、职业操守,以保护网络空间信息安全为己任;共同组织各方资源,参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加强行业自律,互相监督;利用多种形式,揭示信息泄露风险,提高网民自身防范意识。

维护互联网安全,不仅只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事实上,共同打造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热文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