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2016-10-09

近年来,产业地产受到各路资本追捧,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众多企业纷纷试水产业园区运营,产业园区俨然已经成为一片“新蓝海”。作为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中国的产业园区虽然只有二三十年发展历史,但已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

首先,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样化的投资主体。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实体企业,资本市场都构成了园区投资的共同体。其次,产业和城市的融合越来越紧密。第三,中国有数以万计的产业园区,单一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精准化和差异化定位。第四,智慧城市和科技生态成为产业园区新标准。数据化管理服务,人流,智能,低碳环保等。最后,一定是园区的平台化。从生态体系,规划体系,招商体系的平台一致性。

我国的产业园区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历经了四代产品的变化。第一代是“无主题型”园区,第二代是“摊大饼型”园区,第三代是“产业链型”园区,目前的第四代是“产业生态和园区﹢型”园区。

第四代园区规划与过往的园区类型相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变化:

一是盈利模式的转变。在企业购买地产欲望下降,房屋租赁费大幅降低甚至免除现象普遍的背景下,园区的盈利模式由过往的房屋租售转而向服务性收入、投资性收入转变

二是产城融合的转变。过往的园区,产城不配套的情况非常普遍,带来招聘难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的园区,在规划期就开始重视产城融合,形成短距离、区域自配套

三是在产业主题更加突出的同时,注重产业生态的打造。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链的配套,还需要投资服务、中介服务、技术服务、中试服务等多要素的匹配。只有产业主题突出,才有可能打造满足大多数企业需要的产业生态,从而提高园区的竞争力;

四是园区深入参与园区企业的成长,形成“园区﹢”模式。园区运营公司不仅仅提供物业服务,同时积极引进园区企业需要的各类服务企业,形成服务联盟和股权关系,与园区企业共同成长。

产业园区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石中国有超过上万家产业园区,然而产业园区未来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分化而走向不同方向。从一个最大的趋势看,产业和城市的融合是必然,产业园区的兴亡也将和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正式启动,从增量经济向存量经济转移阶段,必然伴随代表新兴经济的产业崛起,代表旧经济的产业衰落。

图片1.png 

热文推荐

相关推荐